爱聚小说网 - 耽美小说 - 流放三千里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55

分卷阅读255

    是最重要的!

“公离不愧是朕的心腹良臣。”梁天子仿佛重新找回了自信,他负手而立。“明日早朝推行公离的计策,提前告诉你们的人,别给朕没事找事!”

此战,梁天子势在必行!

作者有话要说:  终于大婚了,要开启终极副本了

第119章

梁天子一意孤行给汉中和南边都下了圣旨,在他眼里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情,怎想不久便传回了消息。

兵部尚书最先接到两地递上来的折子,这一看当即气得不轻,忙告知其余近臣立即进宫面圣。

“陛下!武威将军和平蛮将军竟狮子大开口要百万军饷!实乃莫大羞辱!”

“陛下!依微臣看,此事作罢,这王爵不能封!”

“至于北伐,可另外再想办法。”

汉王自立,武威将军和平蛮将军自然也能自立。

但为什么这两年来汉中和沿海都没有动静?

这是因为汉中和沿海不像北疆那样能完全脱离中原,两位将军都在衡量,若是自立能不能立得住。

梁天子封王的圣旨无异于是一个台阶,顺着下来,王爵到手,皆大欢喜。

问题就出在沛公离提出的北伐上。

这是一个有代价的王爵,出兵等于出血,既然如此朝廷也应该割rou表示诚意。

两位将军开口每人一百万两的粮草辎重费用,正好是今年朝廷秋收的税赋总和。

梁天子正好能拿出来这么多。

“若是收回圣旨,天下人如何耻笑陛下!”沛公离尖锐的嗓音落下。

这些近臣都没有通知沛公离,是太监偷偷报的信。

几名近臣恨得咬牙。

“陛下!”沛公里重重磕头。“大梁立国,内外不服,正需要一场大战来威慑人心!正如当年的大楚太/祖!”

这个内外不服里的内,指的不正是这些动不动就跟天子呛声的大臣。

“你你你!”兵部尚书差点没背过气去。

“陛下!此子鬼魅jian佞不能信!!”近臣们急得纷纷磕头。

梁天子头痛欲裂。

“够了!!!”他狰狞的吼。

“你们能不能有一次不要反驳朕!!”

近臣们全部怔住。

他们霎时间明白,沛公离的话,梁天子听进心里去了。

内外不服的梁天子,正需要威慑人心,他想效仿大楚开国皇帝的做法,以武力威慑人心。

梁天子指着户部尚书。“你现在就把粮饷发往两地,若是不发就给朕去死!!”

出兵北伐一事最终拍板。

十一月末,北疆进入寒冬。

御书房里烧着火盆,王后宋风林正在御案后批阅奏折。

这些奏折都已经由内阁分类并写下对策,对策的条子就粘在奏折上。

如果宋凤林觉得对策可行,便在条子和奏折之间盖骑缝章,如此下发让地方执行。

若是对策不可行,直接打回去让内阁重议,或拿到次日早朝上当面讨论。

内阁的存在大大减轻了宋凤林的工作,一个时辰多点他就把今天内阁呈上来的奏折签发了。

“拿给闻首辅吧。”宋凤林站起来。

李阿三忙应了,又喊来宫人把一摞奏折码放进箱子里抬走。

冬日无事,下了朝刘湛一般在御书房后面的偏殿里。

偏殿的功能等同于将军府的议事堂,只是空间更加宽敞可以容纳更多人。

而偏殿的内里还有一个暖阁。

暖阁不大只有一张炕床和两面书柜,炕床又连着窗台,若是夏季开了窗,外面就是一处独立的园子。

宋凤林没在偏殿看到人,一踏入暖阁,果然刘湛靠在窗台上摆弄棋盘。

“王后,过来坐。”刘湛拍了拍自己身边。

“饿了吗?我让人送些点心进来。”宋凤林正想喊人,忽然暖阁外传来脚步声。

“启禀汉王,庆王来信!”禁卫队长赵千户站在暖阁外请示。

“进来。”刘湛立即坐直了身。

薄薄的一张纸,内容也不多,但是刘湛的脸色越发嘲弄,还有别人察觉不到的愠怒。

“要打便打,庆军要跟西戎周旋尚且自顾不暇,还敢跟本王谈条件?”刘湛嗤笑。

“王后也看看吧。”他把信递给宋凤林。

庆王在信中直言,若汉王愿意花钱买平安,他可以演一场戏出兵佯攻岑州,两军只对峙不开打。

至于花多少钱,庆王竟开口要价一百万两并十万石粮食。

要知道梁天子已经给了一百万两粮饷,他这是要两头吃啊。

“可笑。”宋凤林把信按在小桌上。

“这庆王怕不是被西戎打坏了脑子,本王像是好拿捏的人?”刘湛冷哼,脸上具是杀意。“不说二十万人了,三十万人来又如何。”

今年齐云军已经接近四十万,除去通天关、虎门关、松辽关这北面三关的守军不算,洮河关有守军两万,苍霞平原上的中军有守军二十万。

汉军可是把燕军铁骑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雄师!

“传中军诸将进宫!”刘湛冷声下令。

很快诸将入宫。

其中曹壮、李小连、曹鸣、姜长林被提拔为将军品阶,郑风田、郭东虎、牛士禄、韦成贵、李福田、周子明被提拔为中郎将品阶。

此十人是汉军中军的核心将领。

偏殿里,刘湛和宋凤林居上位,诸将分次左右。

“李小连,你即刻启程前往洮河关主持防务,谨防庆军在开春偷袭,若有变故,可调动岑州营守军。”刘湛迅速作出指示。

“雪化路通之后,周子明,你率领五万人前去洮河关支援。”

汉中与北疆毗邻,随时都能发动战事,刘湛不得不防。

如今北疆正值寒冬,大雪封路,大军行军不便,只能先让李小连过去主持。

李小连立刻领命启程。

安排好洮河关的防务,刘湛把目光放在南军上。

偏殿中央摆着沙盘和舆图,刘湛负手立在舆图前,他不发话,大家便屏息以待。

“你们觉得南军会如何北上?”刘湛问。

南军想要北上攻打汉国,要过淮水横跨整片中原再过湟川,舆图上面明明白白。

“这路程十万人最少得走两个月吧。”曹鸣道。

“两个月能到都算快了,沿途每过一城每过一地都要请示当地州府批准。”姜长林道。

十万大军贯穿南北,这条路线未免太漫长太劳累,诸将议论纷纷,都是觉得南王莫不是脑子有问题,怎么会敢北上。

“还有一条路线。”这时宋凤林沉吟开口。

他想起了那一日跟刘湛在北海岸边跑马,刘湛说的海船还有渡海,给宋凤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“若是南王手中有大海船可以渡海而来……”宋凤林犹疑道。